我們可能會想,誰是想要一起生活的人?哪裡是想要一起生活的城市?
卻不曾想過「想要一起生活的器物」是什麼。
對作者祥見知生而言
每個器皿就如同孩子般,有自己的個性以及表現,一起渡過每一天,就是最踏實的幸福。
你是不是也有想要一起生活的器物呢?
日本知名策展人祥見知生繼《日日之器》後,再次描寫她與器皿間的故事
書中並介紹近20位日本作家,娓娓道來每一位作家創作的特色、與之相遇的過程。
▎祥見知生 Shoken Tomoo

藝廊店主
二○○二年開設「鎌倉.器皿祥見」。
以介紹餐具之美為主題,於日本各地舉辦器物展,著有《日日之器》(台灣版由大藝出版發行)、《器,無名之物》(里文出版)等。主要策畫有「日本之形 美麗的飯碗展」、「TABERU」、「器皿、浪漫展」於國立新美術館地下SFT藝廊等地展出。
近期出版的作品有《LIVE 器皿與料理》、《TEPPEI ONO 》(青幻舍)等。
有些器物讓人感受到一種親切,
總是忍不住將手朝它伸去,
後來,搞不清楚是因為常拿在手使器物變得順手,
還是手常去拿而習慣了器物。
好幾次我遇上了這樣的器物,忍不住移情於其身,
體驗到滿滿的親切感,實在是美好的體驗。
這本書是介紹我想一起生活的器物,以及其作家相關的小故事。
關於作家的器物,我認為器即其人,作品會滲透出作家這個人的個性來。
對我來說無法抹去創作者個性的器物才有魅力,
它具有廣闊的胸懷,會鼓勵使用者,給予溫暖的包容,
這樣的器物深深吸引著我。

圖片來源:小器藝廊

圖片來源:小器藝廊
珍惜器物、愛用器物即是珍愛那一去再也不會回來的時間,愛惜器物即愛惜我們所存在的每一天。
我相信生活一定是從身邊的小事情開始,一點一滴累積而來。
希望可以藉由此書,拉近各位與作家的器物之間的距離,在各位選購器物時提供些許的幫助
那即是我最大的喜悅 — 祥見之生

圖片來源:小器藝廊
資料來源:小器藝廊 xiaoqi +g
我們可能會想,誰是想要一起生活的人?哪裡是想要一起生活的城市?
卻不曾想過「想要一起生活的器物」是什麼。
對作者祥見知生而言
每個器皿就如同孩子般,有自己的個性以及表現,一起渡過每一天,就是最踏實的幸福。
你是不是也有想要一起生活的器物呢?
日本知名策展人祥見知生繼《日日之器》後,再次描寫她與器皿間的故事
書中並介紹近20位日本作家,娓娓道來每一位作家創作的特色、與之相遇的過程。
▎祥見知生 Shoken Tomoo
藝廊店主
二○○二年開設「鎌倉.器皿祥見」。
以介紹餐具之美為主題,於日本各地舉辦器物展,著有《日日之器》(台灣版由大藝出版發行)、《器,無名之物》(里文出版)等。主要策畫有「日本之形 美麗的飯碗展」、「TABERU」、「器皿、浪漫展」於國立新美術館地下SFT藝廊等地展出。
近期出版的作品有《LIVE 器皿與料理》、《TEPPEI ONO 》(青幻舍)等。
有些器物讓人感受到一種親切,
總是忍不住將手朝它伸去,
後來,搞不清楚是因為常拿在手使器物變得順手,
還是手常去拿而習慣了器物。
好幾次我遇上了這樣的器物,忍不住移情於其身,
體驗到滿滿的親切感,實在是美好的體驗。
這本書是介紹我想一起生活的器物,以及其作家相關的小故事。
關於作家的器物,我認為器即其人,作品會滲透出作家這個人的個性來。
對我來說無法抹去創作者個性的器物才有魅力,
它具有廣闊的胸懷,會鼓勵使用者,給予溫暖的包容,
這樣的器物深深吸引著我。
圖片來源:小器藝廊
圖片來源:小器藝廊
珍惜器物、愛用器物即是珍愛那一去再也不會回來的時間,愛惜器物即愛惜我們所存在的每一天。
我相信生活一定是從身邊的小事情開始,一點一滴累積而來。
希望可以藉由此書,拉近各位與作家的器物之間的距離,在各位選購器物時提供些許的幫助
那即是我最大的喜悅 — 祥見之生
圖片來源:小器藝廊
資料來源:小器藝廊 xiaoqi +g